“传承·焕新”——城市更新模式创新研讨会在沪举办 ( 2025年06月10日 ) 来源:新华社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2025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为2025上海城市更新路演推介活动暨城市更新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6日举行的“传承·焕新”——城市更新模式创新平行研讨会上,与会人士从城市更新的价值定位、城市更新模式等不同角度共话城市更新的中外探索与实践。

 城市更新应围绕什么样的核心价值?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伍江在发言中表示,城市发展的转型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人的需求,要追求让所有人在发展中有获得感、有幸福感。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提出,点明了城市发展应该遵循的核心价值。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上海也是全国超大型城市城市更新的典型代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高世昀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为超大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两旧一村”的改造大幅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提升了城市形象;城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了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公共空间的改造升级为市民拓展了更多的活动空间;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联合国人居署城乡政策、立法和治理部门负责人雷米·西斯平博士在致辞中也表示,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更新与保护之间的平衡,实现更持续的发展。我们需要打造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更新,要考虑每一个人的利益。

  共议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伍江教授在谈到上海“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时说,滨水岸线永远是增强人民幸福感的最佳城市空间。上海把已经被工业或是各种生产行为占领的滨水空间彻底解放出来,变成公共空间,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少见,这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