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从市区搬到郊区大居 ( 2024年08月23日 ) 来源:解放日报·三层阁,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大型居住社区(简称大居),迄今上海已建成20多个,还有10多个大居正在开发建设。大居分布在市郊的闵行浦江、宝山顾村、松江泗泾、奉贤南桥、青浦新城、嘉定南翔等区域,入住居民已达200万人左右。
出行、买菜、购物、看病、上学、办事……曾经,大居的公共配套服务备受关注,也一度是居民集中反映的痛点。如今,随着一轮轮全市大居配套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数百项任务完成,市、区、镇不懈努力之下,大居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但是,要不断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居的社区治理还面临不少挑战,需要从“粗线勾勒”迈向“精细绣花”。
公共配套“从无到有”升格为“从有到优”
记者调研发现,如今,对于大多数成熟大居来说,公共配套的短板已逐步补齐,不再是社区治理的主要矛盾。不过,居民的吐槽却更细了,比如“健身步道很美,但如厕不便”、“大居附近虽有菜场,但从市区动迁到大居的居民,宁愿花三小时回市区买菜”、“社区食堂开了,但百姓不买账”等。
由此可见,公共配套,不应止于“从无到有”,还需要“从有到优”,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感受度。
最近,在浦江镇欣佳宝邸小区旁,一个社区长者食堂正式开张。据悉,试运营期间几乎天天排队,10多天后,日用餐量几乎翻一番。84岁的鱼伯伯告诉记者,自己10年前从黄浦区动迁而来,现在一个人居住,吃饭是每天的大事,“周边几家社区食堂,我吃几次就不去了,还是对这家最满意,除了干净卫生、服务态度好,关键还在于,价格是真实惠、饭菜是真好吃。”
欣佳宝邸所在的南浦航地区,属于大型居住社区范畴,周边16个小区共有三四万居民,大多于十多年前从市中心动迁而来。欣佳宝邸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郁菁告诉记者,在前期大走访过程中,居委收集到了许多关于设立社区食堂的民生诉求,有意向在社区食堂就餐的老年人达到800余人,占社区老年人数的57%。之后,居民区又组织了居民议事会、党员代表大会,听取居民的具体需求和建议,包括菜品应多样化、价格要实惠、环境要舒适等。
用心办的社区食堂,连一碗饭都卖成了“爆款”。这里的菜饭总是供不应求,烧饭只用纯净水,而且,不用蒸箱蒸饭,而是用小电饭锅煮饭,16只小电饭锅一字排开,一锅只出10碗饭,如此,米饭更香,吃口更好。杂粮饭也不简单,需提前将杂粮浸泡4个小时,再用专业方法将其煮至入口软糯,不仅健康好吃,也对牙齿不太好的老年人更加友好。“大家说这里的菜好吃,是因为都不是大锅菜,而是用小锅炒出来的,一锅只出10份菜,更加入味……”食堂负责人说。
最近几年,在松江泗泾镇的“母亲河”泗泾塘两岸,长达10余公里的滨江步道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让附近8万名大居居民有了满满获得感。不仅如此,在这一条滨江秀带上,围绕百姓的呼声和诉求,当地持续不断在细节上“绣花”,努力让居民越来越满意。
“对我们这些喜欢散步遛弯的老年人来说,公共厕所是最重要的。”居民吴光渭告诉记者,步道建成初期,几公里范围内找不到一个厕所,让大家感到十分不便。原来,因为规划上的先天不足,加上绿地和步道的土地性质,建设公厕难度很大。办法总比困难多。如今,滨江绿带上已出现两处装配式智慧公厕,外表时尚,干净整洁,配有智能干手器、智能镜子等设备。同时,景观灯光、休息座椅、饮料贩卖机等,也在市民提议下不断完善优化。
让动迁而来的居民村民愿意“融入”
有关专家指出,从历史经验看,大居社区成熟一般需要10年左右时间。但进入成熟期的大居,会进一步面临管理幅度大、公共服务弱、利益诉求冗杂、社区融合难等治理困境。
欣佳宝邸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郁菁告诉记者,这个暑期,居民区面向青少年组织了田园采摘、消防机构参观等多场活动,几乎每次在群里一发布就被秒杀,没抢到名额的家长甚至质疑存在“暗箱操作”,之后改用接龙的透明化报名方式,也还是供不应求。老年人的活动,更是多姿多彩。一位阿姨感慨地说:“过去10年,我一次也没来过居委会,现在,我隔三差五就来参加插花、包汤圆等活动。”
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各具吸引力的服务项目,分类满足个性化需求,正是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场景之一。
社区治理,以“人”为本。大居里的居民多是动迁而来,除了要解决人们融入当地、融入社区的问题,还要研究如何让不同人群在融合中实现高品质生活。
在松江区小昆山镇,随着全镇农民分批“洗脚上楼”,由一个个动迁小区组成的大居初具规模。让农民变市民,成为一个大课题。
平复苑小区是其中一个安置小区,目前有着3000多名居民,许多人的生活习惯还没转变过来。“在许多动迁居民看来,楼道公共区域都是自己家,东西可以随便放。于是,形形色色的桌子、凳椅出现在各个楼道内,居民们坐在宽敞的底楼过道里纳凉、打牌、拉家常。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既影响小区美观、影响居民出行,同时又带来了公共安全的隐患。”
居委会干部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些居民拆迁前多是熟悉的村民,拎个板凳走村庄,一起吃饭,一起纳凉、拉家常,是在乡间多年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种充满人情味的交往习惯如果简单禁止,会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楼道乱堆物、垃圾遍地这些不文明现象不解决,会影响小区环境,带来安全隐患。对此,小昆山镇多方调研,最终决定根据居民需求,推出党建品牌“板凳课堂”。
在平复苑等小区,试点楼道里辟出一块公共区域,设置两排长凳,办起了“板凳课堂”,成为居民在家门口参加学习、活动的场所,以及党建引领下居民自治的“议事厅”、党员服务的示范基地和市民修身立德的体验基地。“有了‘板凳课堂’后,冷冰冰的楼道有了温度,社区邻里关系更加紧密了。”小昆山镇党委书记陆雪锋表示。
金山区亭林大居也以农民动迁安置房为主,目前已有2万多名居民。华城第一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辉明介绍,为了丰富“农民变市民”后的精神文化生活,党支部做好“融”字文章,积极同社区学校对接,开设越剧班、书法班、钩针编织班等9个学习班,多方位满足社区老年居民的各类学习需求。
随着农民“洗脚上楼”,乡村入葬习俗也被带入,动迁小区里不时出现了搭棚办丧事、烧纸燃放鞭炮等,既扰民又带来安全隐患。为了移风易俗,华城第一居民区多次邀请居民代表、法律顾问等共商共议,制定了居民公约丧事简办细则,并组建队伍开展宣传和监督,同时为居民协调联系多处专门办丧事的场所。如今,小区再也没有出现过搭棚办丧事的现象。
建立议事规则、居民自治共同解决急难愁问题
大居存在人口庞大、职业多元、文化多元、诉求多元、年龄多层次的特点,有时候,社区里完成一项实事,叫好者众多,批评者也不少。如何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还需要扎扎实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好“民主协商”这个工具。
闵行区颛桥镇银一居民区建成于1995年,有2万人口,是典型的超大型动迁安置社区,社区治理难题比较多。早些年,在社区里四处扎根的小摊贩是居民区整治的重点。本以为取缔这群“游击队”,会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然而,社区干部在排摸走访中发现,很多老百姓替摊主“求情”。
通过“面对面、人盯人”的唠嗑,社区工作者发现,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取缔社区里的小摊小贩,而是如何在满足居民需求的情况下,管理好这些小摊小贩。
那么,对社区里的这支“马路游击队”该怎么办呢?这时,居民区的“有事好商量议事会”发挥作用,通过社区自治“九大议事规则”商议出了方案:保留几家口碑好的摊主,形成“缝补修理磨服务点”,并与摊主约法三章“做好邻里和谐、搞好环境卫生、价格要公道”。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学军介绍,议事会九大议事规则是该居民区在近年的自治实践中创建而成,包括“公共事务”规则、“议题公示”规则、“干系人健全”规则、“发言有规矩”规则、“尊重、理性”规则、“方案优先”规则、“中立均衡”规则、“少数服务多数+过半数”规则、“公示+执行+回馈”规则9个方面,希望形成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良性工作机制,共同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正是依靠这九大议事规则,银一居民区近年啃下了不少“硬骨头”。
去年,在居民区党群服务站提升工作中,他们又多次听取居民建议,引进了理发、家电维修等服务,还新增了为快递小哥提供的充电、休憩、饮水等服务。今年,居民区又引入了“主理人”制度,由居民自己选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服务点的“主理人”,负责现场管理、监督服务和建章立制等事项。
问题发现“从群众中来”,诉求解决“到群众中去”,事情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这也是张学军乐意分享的大居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