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两旧一村”改造项目跑出加速度 ( 2023年11月06日 )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长宁区高度重视,持续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区房管局、区规划资源局、江苏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长宁集团等部门不断攻坚克难,通过各部门、街道、居委会、专班工作小组等多方努力,番禺路217号小梁薄板房屋拆除重建项目签约率达到100%。

  一、全区重视,取得丰硕成果

  长宁区充分发挥“两旧一村”改造工作专班效能,专班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岑福康担任总召集人,区房管局主要领导担任副召集人,成员由相关委办局、街道和新长宁集团组成,抽调专门人员,挂图作战,并建立工作推进例会制度、专题研究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

微信图片_20231110150621.jpg微信图片_20231110150624.png微信图片_20231110150629.png微信图片_20231110150632.png

  现场专班服务签约

  同时,江苏路、新华路街道建立群众工作与现场推进工作专班,设置政策方案、群众工作、应急维稳、后勤保障、宣传引导等工作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在居委建立临时指挥部。随着江苏路街道愚园路1088弄91、93号、新华路街道番禺路217号等项目的生效,长宁区“两旧一村”改造项目今年市级指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广泛动员,凝聚最强合力

  在番禺路217号项目全力推进过程中,针对改造的三大难题:

  空间条件局促改造方案难☑

  百姓需求多样群众工作难☑

  同意率要求高签约生效难☑

  专班做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因房施策、精准发力,抓住煤卫共用、居住条件差等居民迫切需求,“一需求一过堂”、“一户一方案”,结合街镇主要领导挂帅指挥、分管领导包保协调、机关干部下沉推进、居委干部包干负责、专业人员技术支撑、志愿队伍互助服务的工作体系,把“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做细、抓实,把居民的每个需求落到实处。

微信图片_20231110150639.jpg微信图片_20231110150642.jpg微信图片_20231110150644.jpg

  新华路街道赴医院上门探望签约

  三、创新机制,吸纳群众智慧

  优化机制,将关口前移,在政策、口径制定前充分听取居民意见诉求,吸纳群众智慧解决难点堵点。

  在方案确定前,充分考虑原本房型、建成后房屋功能、屋内走动的线路、房屋朝向等内容,兼顾整体最优与局部最优,最大程度地尊重居民改造需求,利用多种手段将设计方案做到最合理。如:番禺路217号针对原有的5种户型:朝南一室户,朝北一室户,南北两室户,双南两室户,两南一北三室户,分别对应设计出五种户型,同时用增设阳台和厨卫大小来平衡同一户型中居民的得益,力争每户居民得益做到最均衡。

  在协商过程中,因人制宜,精准施策,找准居民的个性化诉求和利益平衡点,吸纳群众智慧,调动居民积极性,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在签约实施中,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打开前门”听意见和推进“一竿子到底”的辩证关系,让民生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四、示范先行,形成联动格局

  “两旧一村”改造事关百姓安居乐业和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在打造番禺路217号等一批引领的示范亮点项目后,将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先行案例,总结提炼、优化提升历年改造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如:改造方案需要精雕细啄,群众工作需要精益求精。下一步,长宁区将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推进区其他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