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21处1043户零星旧改......今年,徐汇按下焕新“加速键”,全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 2022年08月17日 ) 来源:话匣子
徐汇在“十二五”率先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面积35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9万户,“十三五”基本消灭“拎马桶”、受益居民9800户,辖区里还有不少建造时间久,居住使用条件差的零星旧里和老旧房屋,旧改,一直是老百姓的所急所盼。
加快步伐,创造“零星旧改新速度”
乌鲁木齐南路183弄3号,建成于1921年,占地570平方米。这里的老住户回忆,他们小时候,这个院子大到可以骑自行车。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这座平房隔出了15间房,有22个户口本,户籍人口90人。
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先后铺设了煤气管道、建造了独立的卫生间、改造了屋顶解决漏水问题等。但如果不是彻底地改造,这片平房光照少、环境潮湿、狭小拥挤的现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居民们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都很迫切。
今年2月,位于徐汇衡复历史风貌区内首个零星旧改征收项目意愿征询获全票通过,包括乌鲁木齐南路183弄3号在内的56证居民全部同意。
两天前,襄阳南路长寿里地块和永嘉路250弄、266弄及周边零星旧改地块首轮意愿征询投票顺利举行。 一轮征询过程中,面对期盼已久的旧改征收,居民们踊跃投票。同一天,两个基地以97%和93.5%同意率通过首轮意愿征询,在场居民对此欢呼不已,表达了迎接崭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大部分零星旧改地块在衡复历史风貌区范围内,地块征收以后,徐汇将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规划,根据地块的条件,综合周边环境、社区配套功能现状和居民的需求,因地制宜规划后续利用的路径,主要是改造成为公共绿地或是社区公共配套设施,传承历史文脉,留下城市记忆,释放更多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让居民共享。
城市更新,释放“城区魅力新空间”
去年的“区长一诺”里,钟晓咏提出,要在全区全面推进片区一体化治理。目前,徐汇已经打造了徐家汇乐山片区、龙华历史风貌保护片区、漕河泾华富片区、凌云417片区等一批示范样本。
凌云417片区
乐山绿地就是乐山片区旧貌换新颜的例证。乐山片区涉及居民近5200户、面积26万平方米,共开展了房屋综合修缮、架空线入地、菜市场改造、道路整治修缮、绿地改造等17类软硬治理项目。
龙华片区的龙华新村,原来是厨卫合用的不成套房屋(龙华新村改造涉及面积2.7万平方米、542户,其中不成套房屋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266户),通过拆落地改造,变身为独立煤卫的“小洋楼”,并且新建了公共绿地和地下停车库,加上周边的龙华广场建设、道路景观提升等项目,整体环境焕然一新。目前全区每个街镇均有1个重点片区,共覆盖69个小区、35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8万户。
提升品质,塑造“生活盒子新理念”
徐汇今年将以片区一体化治理理念引领,推进开工300万平方米、约4.5万户的旧住房修缮,通过修缮小区的项目牵引,叠加实施加装电梯(全年完成200台以上)、周边道路建设、架空线入地、景观提升、建设邻里汇“生活盒子”等,从而提升小区、社区、街区的整体品质。
对于那些居住条件最差、成套改造条件最差、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基础条件最差的老旧小区,将抓住市里加快“两旧一村”改造的机遇,在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应用城市更新的理念,留改拆并举,实施片区整体更新。
经过这一次疫情,徐汇对旧改工作重新进行了审视和思考。疫情期间,煤卫合用的不成套住房,成为重灾区,有的地块里面阳性感染率高达27.6%。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旧住房改造和城市更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建设‘人民城市’,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所以,我们下定决心,全面提速推进零星旧改,切实回应百姓期盼、消除风险隐患、提升环境品质。”钟晓咏说。
当前,徐汇已经拉开21处、3.7万平方米、1043户零星旧改的序幕,“我们将在一年内全面启动,尽快完成征收,让居住困难人群享受更有尊严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增空间、增绿色、增服务
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
让城区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烟火的气息、绽放的地带
—徐汇区区长钟晓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