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2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2025年05月30日 )

  “关于进一步夯实青年来沪‘第一站’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上海作为外来人口持续导入的超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较为突出。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正通过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努力缓解他们的居住困难,让他们享有品质生活、感受城市温度、拥有归属认同。

 一、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情况

  本市于2010年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以合法就业和住房困难作为基本准入条件,不设收入线、不限本市户籍,在全国率先将新市民、青年人纳入保障范围。2021年国家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后,本市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和供应,着力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在宜居安居方面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住房多样化、多元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期末本市将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以上、其中供应40万套(间)左右。截至2024年底,历年已累计建设筹措53.8万套(间),累计供应34万套(间),分别为“十四五”期末规划总量的89.6%和85%。按照供需适配,职住平衡原则,建设筹措的房源均衡布局在全市各区,共1800多个项目。同步通过多种渠道,已累计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4.1万张。按照计划,2025—2027年内将新增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9万张以上,让城市一线建设者劳动者更好安居乐业。

 二、本市推进“青年驿站”情况

  团市委高度重视来沪青年安居工作。依托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青年安居专门工作小组,将“服务青年安居计划”纳入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五大服务计划”,汇集资源,汇聚合力,同题共答。

 (一)聚焦青年驿站,打造青年来沪求职“第一站”。

  自2024年11月上线以来,上海“青年驿站”(以下简称驿站)为来沪求职青年提供3—15天免费过渡性住宿。截至2025年2月17日,全市驿站覆盖16个区、84个点位,动态提供不少于220余套房源,累计入住天数为1551天。接下来,团市委将继续深化“青年驿站”建设。一是积极筹措房源。争取更多保障性租赁住房、酒店等经营主体的房源支持,并配送带有驿站标识的洗漱包、被褥、台卡等物品。对接上海高校团委,安排应届毕业生在部分驿站开展试住。二是优化线上平台。在集成驿站地图、驿站列表、入住须知、政策查询等功能基础上,提升平台服务效能,做到实时申请、及时审批,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线下拎包式入住。三是制定规范标准。研究起草《关于推进上海“青年驿站”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推动与相关部门联合会签。根据青年入住反馈,持续更新《上海“青年驿站”指导手册》和《上海“青年驿站”工作流程》,有效提升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四是严把服务质量。在上海12355开通专线,继续对每一位入住青年进行电话回访,收集意见建议并有针对性地优化驿站的住宿环境。

  (二)聚焦青年中心,筑好赋能青年发展“充电站”。

  一是加强点位布局。继续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人才公寓等青年居住集聚区域,建立一批标杆性青年中心。二是强化服务供给。目前已在全市42个保租房点位开设青年夜校课程126门,覆盖青年超2000人。继续指导各青年中心开展文体交友、就业推荐等服务,推动青年夜校课程进保租房、驿站青年中心。三是持续激发活力。发挥青年中心的枢纽作用,积极配送青年活动、夜校课程,持续为青年中心赋能。常态化开展工作指导督导,帮助青年中心更好发挥阵地功能、服务凝聚青年。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夯实青年来沪‘第一站’建设的建议”,对进一步优化完善本市住房保障政策、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更好更快发展、加快解决包括外地来沪青年在内的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有些意见建议我们已在制度设计和工作推进中进行了落实。

  在保租房推进建设方面,下一步,本市将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供应,不断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推动保障性住房住房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持续开展“保租房进校园”高校应届毕业生安居保障专项行动,组织筹集区位适中、优质优价的保租房房源向应届高校毕业生供应,强化市区联动,加强线上线下服务,开展一站式政策宣传与房源推介现场会。不断强化住房政策供给、推动适配房源筹集、提升服务保障能级。

  在“青年驿站”建设方面,团市委、市人才工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公安局等10部门将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上海“青年驿站”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推动政策协同。进一步筹措房源,分两批上线华住集团旗下(城家公寓)近100套位置优越、设施完备的房源并推动全市资源共享。同步开发升级线上系统,推动对接市公安、市人社等数据平台,完善服务流程。在青年中心方面,持续深化完善布局,广泛链接资源,加强青年中心规范化建设,助力夯实青年来沪“第一站”建设。

  同时,围绕着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驿站加强青年中心等配套建设,延展交友活动、就业推荐等多维服务,特别是让就业创业的全周期服务再跨前一步方面,市人社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配合青年来沪“第一站”建设,在相应驿站配套开设就业服务站点或提供所需的就业服务支持。

  衷心感谢您对本市保租房及“青年驿站”建设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