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山水景苑小区用“共享”概念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 ( 2020年11月20日 )
“好多家都在准备买新能源车了,我们多层住户没有自己的车库和充电桩,太不方便了。”自从半个月前,上海开始执行新的外牌限行措施之后,广富林街道的山水景苑小区业委会群里类似的声音就层出不穷。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看看这个小区的妙招。
山水景苑小区除了复式、联排别墅的房型之外,还有292户多层公寓住户,他们没有自己的车库,小区内又有很多潮汐族开车上的都是外地车牌,政策一出业委会的群里就炸了锅。而今年在新限行政策和新能源车送沪牌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新能源成为了外牌最快的替代方案,再加之上海拥有上汽荣威、蔚来、特斯拉等热门新能源品牌的汽车企业,这半个月整个上海新能源车的订单都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日益紧迫的新能源车充电需求与老旧小区近趋饱和的停车空间、有限的供电条件之间的矛盾正在迅速突显。正是看到这一点,考虑如何既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又能尽量减少对现有绿化的占用,山水景苑小区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决定采用“共享”概念来解决未来新能源车充电难的问题。
何为“共享”?一是指对充电空间的共享,二是指对充电时间的共享。“首先,充电桩大家都可以使用,只要有新能源车的都可以临时占用这个车位来充电,但充完你要自觉离开让给后面的车主;如果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车主之间自己对充电时间进行共享式分配,安排好各自的充电时间段,并且遵守纯电动车优先于油电混用车充电的原则。”业委会主任袁岳龙介绍说。小松看到,目前在126号楼旁的6个流动车位旁已安装了三个充电桩作为共享充电试点区域,实行智能计时计费充电。
据物业公司经理茅振华介绍,安装充电桩的位置也十分有讲究。“我们选取共享充电区域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变电箱旁边的区域,这样从变压箱直接拉电线不仅省去了额外的布线难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从楼道拉线增设电表的危险性。”
▲山水景苑126号楼旁率先试点的共享充电区域
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共享区域充电情况说得上是井然有序,因为安装了专门的电表,对于充电能耗计算也非常直观。而电费则采用最低的民用电标准,一度电约0.6元,一般一台续航200公里的纯电力车充满需要31度电,大概也就是15元钱,相比市面上的主流充电桩价格要便宜三分之二。
据悉,接下来,山水景苑小区将进行集中走访调研,征询居民意见,以一个充电桩可充三台新能源车作为基础配比,根据小区用车数量再另开设12个共享充电桩,把解决方案做在问题进一步扩大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