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58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2023年05月16日 )
“关于在沪建立青年集体轮转式公租房运转机制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开展情况
本市对包括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内的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历来高度重视。2021年起,把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房、享受政策支持的各类租赁住房中符合条件的房源,统一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同期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0%以上。二是加强制度设计。出台本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意见和10余项配套政策细则,形成了从项目认定、土地供应、建设管理、改建纳管、园区配套、税费优惠到租金定价、供应管理、租赁服务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三是编制规划蓝图。在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供需匹配、职住平衡理念,重点在市郊五个新城等人口导入区域、产业园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附近选址。四是制定设计标准。以“小户型、全功能、悦生活”为理念,积极探索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设计,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建、改建设计地方标准编制工作。五是建设服务平台。建设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政务服务“随申办”APP开发“我要租房”应用场景,提供在线看房选房、申请预约、合同网签备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等一站式服务。
二、相关意见建议的工作和考虑
(一)在五大新城和产业聚集区周边新建、改建青年集体轮转式公租房方面
为更好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本市聚焦五个新城、轨交站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周边、科创园区、产业集聚区、商业商务集聚区等交通便捷、生产生活便利、租住需求集中的区域,多渠道建设筹措高品质保障性租赁住房,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与人口规模相适应、与产业规模和结构相协调。 在产业园区等就业集聚区域,因地制宜地加大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加快建立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一是积极建设筹措宿舍型保租房。2021年本市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产业园区中产业类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截至2022年底,已推进用人单位和产业园区配套建设筹措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余套(间)。
二是积极发展改建类保租房。2022年修订出台《本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支持各类主体盘活存量房屋资源,将闲置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租房。重点在高校及科研院所周边、科创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布局。根据新市民、青年人需求特点,精心设计户型,高标准配置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打造“小户型、全功能、悦生活”的保租房。
(二)支持高校毕业生租房方面
2022年下半年起市房管局、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在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安居保障”专项活动,组织城投、城开、新黄浦等租赁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定向房源11个项目、合计约4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分布在杨浦新江湾城、杨浦滨江、徐汇漕河泾、浦东周浦、闵行浦江、宝山大场、松江新城等区域;房型80%为一居室。截至2023年2月,专项活动已为本市57所高校(院、所)3600多名应届毕业生用户提供线上选房服务。
(三)支持人才安居工作方面
近年来,市房管部门积极配合市人才部门深入谋划推进人才安居工作。根据市委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统一部署,经过深入调研,形成了“购、租、补、建、服”五个方面进行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推动在轨道交通相对便利、单位布局相对集中的区域筹集、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到“十四五”期末全市人才安居租赁房源将达到20万套(间)(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截止2022年底,已完成筹措人才安居租赁房源13.5万套/间。
关于补贴方面。以区为主发放人才租房、购房补贴,市级层面和各区均出台了人才租房补贴政策,成长性人才租房补贴一般在每月500—2000元不等,高层次人才租房补贴一般在每月2000—6000元不等,还有部分区对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发放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从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四)有关青年宿舍准入标准和租住要求方面
本市保租房基本准入条件是在本市合法就业且住房困难。租住上,健全房源周转循环使用机制,保租房租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少于1年、不超过3年;合同到期经重新审核仍符合准入条件的可续租,不符合的应退出;面向本单位、本系统职工定向供应的保租房,退出机制应结合本单位、本系统住房保障管理要求制定。面向社会供应的项目,初次定价在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九折以下;面向本园区、本单位、本系统职工定向供应的项目,租金可进一步降低。保租房承租人可以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
此外,其他有关建议意见,我们正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会同市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下一步,将结合政策实施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推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数量、更加适配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衷心感谢您们对本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